• 回到顶部
  • 1380566992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宿松虞氏先祖世系考

宿松虞氏第九届宗谱续修已进入收官阶段。鉴于不久前赴四川仁寿拜竭忠肃公虞允文陵墓时又获得一些珍贵资料,主修慎南兄嘱我对相关史料进行梳理考证,以便将我族先祖世系一并录入新谱,填补现时家谱之遗缺。

宿松《虞氏宗谱》是一部内容详实、文词精辟、结构严谨、可读性强的传世宝典。谱牒始撰于乾隆二十一(岁次丙子)年,即公元1756年。限于当时条件,上溯谭公、松公以前,然其世次多缺不可得而详也(引虞氏源流序语)。当今社会进步、国运昌盛、信息发达、经济繁荣,趁九修良机完善族谱上溯世次,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相传中华虞氏始祖是五千多年前的有虞氏首领虞幕。有虞氏部落以莫为图腾,莫又名驺虞,古书称驺虞为仁兽,而幕与莫又读音相近。相传轩辕黄帝在击败蚩尤等部落和炎帝而统领四方成为华夏各民族联盟的首领后,曾举行过隆重的庆典、娱乐活动,皇帝指派虞幕参于操办庆典。幕公因精于乐理、善造乐器受到称赞被黄帝封于虞(山西虞乡),黄帝并把女儿鱼妇嫁于虞幕公为妻,虞氏从此以国为姓。

虞幕公生子穷蝉,穷蝉是部落首领,他首创穹庐民居(即最简陋的住房),为我中华民族逐步摆脱游牧向稳定的农耕社会进化和确立“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方式”开了先河。穷蝉子晋康,晋康子句望,句望公在原始社会游牧开始转农耕时期最早研究并确定了带芒的农作物(如麦子)的最佳播种期——“芒种”,为后世农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由此句望亦称句芒。句望生子桥牛。桥牛子虞机,后因至盲人称瞽叟,瞽叟生舜、象二子和女儿嫘首。而舜帝则属瞽叟前妻所生。

舜,名重华,虞幕七世孙,也是黄帝八世外孙,为中国五帝之一,冀州(今山西永济)人。舜以德、仁、孝著而受尧帝禅让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舜帝、大舜、虞帝舜都是虞舜的帝王号,后世则以舜简称。这里要特别提及舜帝妹妹嫘首,她是一位聪慧、贤惠、天才的女性,在其母、兄长期疟待、加害甚至谋害舜的时候,嫘首总是出手相助,使舜帝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舜即帝位后,嫘首无师自通,自学成为画师。为中华画坛之宗祖,后世称其为画嫘。舜子商均,大禹当政时封于虞地(今河南虞城还存有商均墓)舜帝三十三世孙遏父又称虞瘀父,商末投附周国,因其继承和升华了先祖制陶技艺,被委任周国陶正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在追封先贤遗民时将遏父的儿子虞满封于陈地,国号陈,为侯爵,谥号胡公,史称陈胡公,是中华陈氏和胡氏两姓的始祖,周武王并将长女太姬许配给虞满为妻。自此虞氏大多改姓陈氏,有的改为胡氏,还有改姓满氏。公元前534年陈国被楚国所灭,陈国子民大多选姓胡氏。

公元前671年,陈胡公第十世孙宣公杀死太子御寇,引发宫廷事变,厉公子陈完怕受牵连逃往齐国,受到齐桓公赏识,被委任为工正(管理工匠的官),陈完从此改姓田为田完,是中华田氏始祖。公元前265年田完后裔田建当了齐王,在位44年,至公元前221年齐国为秦所灭。此后,田建长子升和次子桓的后裔改姓王氏,汉代王莽即为他们后代。齐王幼子轸则复归姓陈,为颖州陈氏一支,后在南北朝时建立了陈朝,其后裔散布全国,成为现代陈姓的主流。田完六世孙田占因立战功被齐景王赐姓孙氏,成为孙子、孙宾、孙策、孙权之先祖。田建后裔田梧卒后,其子田初博学有雄才,东徒洛阳著书立说改田姓复虞姓,故名虞初。多重史料显示:因诸多原因,虞氏在远古时期先后衍生出胡、田、王、孙、满、陆、袁、车、姚等十多个姓氏,近代保持虞姓的只是古代虞氏后裔一小部分。

虞初公后裔虞诩字升卿,东汉陈国武平(今鹿邑县高集乡)人,东汉名将,历任太尉郎中、武都太守、尚书令等职。他文韬武略,战功卓著,为官清正,刚正不阿,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其功绩被载入《后汉书虞诩列传》而名垂千古。虞诩之后虞意其子虞光、虞国皆任当朝官吏,虞意是迁徙会稽、余姚的最早定居者。后被余姚虞氏尊为始祖。虞光子成,虞成子凤,虞凤子歆,虞歆子虞翻字仲翔有将帅才,博学全书、精周易。初为会稽太守王朗功曹,后历事孙策、孙权。孙权为吴王后命虞翻为骑都尉。由于虞翻公生性梗直、刚正不阿、经常犯颜谏争,引起孙权不满,翻公又与同僚关系不睦,多次被毁谤,最终被流放泾县。后人景仰虞翻,在会稽余姚祖藉修了一座虞仲翔祠庙来纪念他。祠庙正门的对联是:白眼看人海内相逢谁与语,青蛇吊客天涯长往恨填胸。虞翻逝世后孙权醒悟,赞其高风亮节、忠信正直、善于尽言,是国之周舍也。三国时期与虞翻同代的还有虞松,字叔茂,陈留人,魏国官吏,弱冠有才,因从司马宣王征辽东有功,升中书郎,遂至太守。虞翻孙虞谭,字思奥,早以军功赐都亭侯,后拜宗正卿、尚书、散骑常侍。卒后赠左光禄大夫,溢曰孝烈。虞谭十二世孙虞世南(558—638)字伯施,隋朝时官起居舍人,唐初任秘史监、弘文馆学士兼著作郎,是当时四大书法家之一,唐太宗赞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公卒追赠礼部尚书,赐文懿号,陪葬昭陵,绘像列凌云阁,为二十四大功臣之一。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宦官田令孜挟持唐僖宗入川,世南公十世孙虞殷公(宿松虞氏宗谱称禄公)因护王入川有功而命守仁寿,其子孙遂居仁寿。殷公八世孙允文(1110—1174)字彬甫,南宋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采石矶一役,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文官挂帅以弱胜强的奇迹,出将入相二十年。(另有传记)允文公孙虞汲官至黄岗尉,生五子:采、集、磐、叶、榧(古时磐字下为木,榧字是非字下木字,可见汲公为子取名下面都带木字),这与《宿松虞氏宗谱》记载汲公只生四子不为一致,经查阅相关资料,尤其是集公诗作:“大兄五月来作客,八年不见头总白,五人兄弟四人在,每忆中郎泪沾臆。”可证汲公确有五子。汲公次子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元代著名学者、诗人,人称邵庵先生。集公少受家学,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文宗即位后领修〈经世大典〉 ,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等传世名作。汲公长子采,采子新,新子盛,盛子奇卿公幼而学博,名著荆楚,然生不逢时,怀隐不仕,元末因避陈友亮乱遍历江左至宿松并定居于此,成为宿松虞氏之始祖。


         

二十二世孙  慎国敬撰

                                                      公元二○一三年岁次癸已仲夏